地名文化 当前位置:地名文化 >> 东坝头乡地名文化
东坝头乡地名文化
发布日期:2014年07月31日   来源:原创  作者:兰考县区划地名办
 

东坝头乡

位于兰考县境西北部,距县城12公里。西邻黄河,北与谷营乡接壤,东邻爪营乡,南与城关、三义寨两乡相连。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坝头故名。面积77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52955亩,人口29364,6616户。辖东坝头、朱庄、南北庄、杨庄、雷集、雷新庄、朱庵、魏庄、双井、韩李、栗场、长胜、张庄、高寨、孟房15个村民委员会,31个自然村。1949年前为兰封县爪营区雷集乡,1954年兰封、考城合并后为兰考二区雷集乡,1958年属爪营公社,1975年从爪营公社拆出建东坝头公社,1984年改乡。该乡地处黄河边沿,地势西高东低,土质多沙,少部分为淤土。农业以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、玉米种植为主,盛产西瓜、泡桐,养殖业发展较快,长胜、张庄两村多数农户以养殖黄牛作为主要经济来源,已成为养牛专业村。现辖区内有工业园区一个、水上餐厅4处等。全乡有初中3所、小学12所,卫生院一所,并建有广播站、文化站、敬老院等,多数村建有文化室、卫生所。境内有兰坝防汛专用铁路、兰坝公路、东坝头浮桥,通过浮桥可西达封丘、长垣等地,1952年、1956年毛主席曾两次亲临东坝头视察黄河。杨庄小学院内建有毛主席视察杨庄小学纪念亭(因大堤帮宽纪念亭已移建至黄河岸边),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东坝头村

在乡政府驻地西0.5公里,黄河大堤两侧。据传,此处原有黄河北堤,清咸丰五年年(1855年),被黄河水冲断,称东坝头,后护裹河堤为坝,建村起名东坝头。东坝头村委会驻地,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T”形。黄河大堤位于村中,把村庄分为东西两部分。人口2998,汉族,耕地1480亩,黄河西岸有沙质土地5000多亩。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东坝头提灌站位于村西黄河岸上,主渠道自西向东从村中通过。小学一所,6班,乡级卫生院一所。该村是兰坝铁路、公路的终点。

朱庄村

在乡政府驻地南2公里。兰坝公路西侧。清咸丰年间,朱姓从黄河西梁寨迁此建村,以姓定村名。朱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椭圆形”。人口1181,汉族,耕地128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有小学一所,6个班。

前雷集村

在乡政府驻地南1.2公里。兰坝公路西侧。清咸丰年以后从雷集迁出建村的,因位于雷集南,故起名前雷集。属朱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东西主街与南北街相交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1171,汉族,耕地115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

南北庄村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.2公里。兰坝公路东侧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建村,因村庄南北长,东西窄,故以南北庄定村名。南北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3080,汉族,耕地357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村西有苹果园80亩,部分村民兼有面粉厂、塑料厂、家具厂、运输、烟酒销售、建筑、预制厂,设有小学一所,7个班。卫生室一所。

小南北庄村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.4公里。兰东干渠东侧。该村是清光绪年间由南北庄村迁出建村,故名小南北庄。属南北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520,汉族,耕地61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部分村民兼有面粉厂、塑运输、烟酒销售。

崔庄村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2.6公里。兰坝公路西侧。清嘉庆年间,崔姓在此建村,故以姓定村名。属南北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两条东西街与两条南北街相交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486,汉族,耕地63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部分村民兼有运输、烟酒销售、粮食加工、木器加工、榨油等。

魏庄村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5.5公里。兰东干渠东侧。清乾隆年间魏姓迁此建村,以姓定村名。魏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1768,汉族,耕地203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部分村民兼有经营农药、化肥、日杂、烟酒销售、木器加工、建筑等。有中学一所,共9个班级。

双井村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。清乾隆年间,张姓迁此居住,后李、王二姓同时迁此,并排在此挖了两口饮水井,建村后故起名双井。双井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椭圆形”。人口1499,汉族,耕地168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部分村民兼有经营农药、化肥、日杂、烟酒销售、粮食加工、木器加工、建筑等。有小学一所,6个班。

段庄村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5.3公里。清乾隆年间,段姓在此建村,故起名段庄。属双井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406,汉族,耕地59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

韩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6.2公里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,韩姓迁此建村,故起名韩庄。韩李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1506,汉族,耕地262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

李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5.8公里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,李姓迁此建村,故起名李庄。属韩李村委会。连两条南北街与一条东西街相交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412,汉族,耕地645亩,均为水浇田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

栗场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5.3公里。兰东干渠西侧,据传,清乾隆年间,栗姓迁此场地建村,故起名栗场。栗场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980,汉族,耕地950亩,苹果园11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烟酒销售、、服装加工、熟食、运输、木器加工等。村中设小学一所,3个班级。

卞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.3公里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,卞姓迁此居住建村,故起名卞庄。属栗场村委会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595,汉族,耕地70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,经济林有苹果、梨,占地90亩。

长胜

在乡政府驻地东5.7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据传,清道光年间,朱姓与孙姓迁此建村。清咸丰年间筑寨,取平安吉祥之意,名长安寨。后取胜利之意,故名长胜寨,后简称长胜。长胜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村沿大堤分布聚落呈带状。人口1708,汉族,耕地1035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设有农贸市场,逢农历一、六有会。村中设小学一所,6个班级。村中有文化室。村南有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。

小寨

在乡政府驻地东4.3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据传,大约在清咸丰年间,部分村民从黄河滩区的大寨、梁寨迁此建村,当时因村较小,故名小寨。属长胜村委会。南北街与东西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900,汉族,耕地65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村南有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。

高寨

在乡政府驻地东2.8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据传,清咸丰年间,高姓自黄河大堤北1华里的清得村迁此建村寨,以姓定村名。高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南北主街与东西街相交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1670,汉族,耕地1176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、大豆。村中设小学一所,6个班级。村南有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。

刘寨

在乡政府驻地东3.2公里。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北侧,清咸丰年间,刘姓自今谷营乡王里集村迁此建村寨,故名刘寨。属高寨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230,汉族,耕地31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等。村南侧有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,村北有高寨小学一所,5个班级。

陈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.7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清咸丰年间,陈姓迁此定居,以姓定村名。属高寨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南北街与东西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230,汉族,耕地30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、大豆。

张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3.9公里。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南侧,据传,清咸丰5年(1855年),张姓迁此建村,故名张庄。张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950,汉族,耕地98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设有农贸市场,逢农历三、八有会,村中设中小学各一所,共8个班级。村中有文化室,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经过村北。

小张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3.5公里。因该村居民是从张庄迁出在此建村,故名小张庄。属张庄村委会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150,汉族,耕地75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

官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1.7公里。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南侧,据传,该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,起名张寨,是以姓氏命名,清咸丰年间,该村张姓出一治水官员,主管河南的水利工程,故将该村改名为官庄。属张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600,汉族,耕地705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

冯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3.5公里。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两侧,据传,清咸丰年间,冯姓在此落户建村故名冯庄。属张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东西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310,汉族,耕地346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

军李寨

在乡政府驻地东3.8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清咸丰四年(1854年),李姓从堤北迁至堤南建村,因李姓先人在寿州为官,号称白马大将军,故得村名军李寨。属张庄村委会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沿堤而建,东西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950,汉族,耕地1025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、大豆。

孟房
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.2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据传,清咸丰年间,孟姓从大堤北孟坊迁此建村,仍取名孟坊,后演称孟房。孟房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村内两条南北街与两条东西街相交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650,汉族,耕地80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

翟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清咸丰年间,翟姓迁此建村,以姓定村名。属孟房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村中南北街与东西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492,汉族,耕地41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、大豆。

雷集

在乡政府驻地东0.5公里,东坝头干渠南侧。据传,清咸丰年间,雷姓迁此建村寨,取村名得胜寨。后设集,易名雷集。雷集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街向,聚落呈“矩形”。人口2771,汉族,耕地248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兼有瓜类和蔬菜,每月逢农历三、八有集会,经销日杂、百货、农副产品等。村北有小学一所,5个班级,中学一所6个班。

王寨

在乡政府驻地东1公里。东坝头——爪营公路北侧,清同治年间,王姓迁此建村寨取名王寨。属雷集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村中东西街与南北街相交,聚落呈“正方形”。人口202,汉族,耕地39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。兼有瓜类和蔬菜,个别村民兼有烟酒销售、粮油加工等。

雷新庄
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.9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清咸丰年间,雷姓从今黄河大堤北2公里处的雷集迁此建新村,故名雷新庄。雷新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南北向近似“矩形”。人口1306,汉族,耕地1868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部分村民兼有烟酒销售、粮油加工、熟食、运输、木器、服装加工等。村内设有小学一所,5个班级,有卫生诊所1所。

后雷集
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.2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清同治年间(1863年),部分村民自东坝头乡雷集村迁出,在村北0.5公里处建村庄,故名。属雷新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村内南北街与东西街十字相交,聚落近似“矩形”。人口1005,汉族,耕地98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

杨庄

在乡政府驻地北0.5公里。黄河大堤东侧,清咸丰年间(1855年),杨姓迁此建村,以姓定村名,故名杨庄。杨庄村委会驻地。民居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村沿黄河大堤分布呈带状。人口1556,汉族,耕地3058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村内设有小学一所,6个班级, 1952年毛泽东主席到东坝头视察黄河时,曾视察了该校,校内建有毛主席视察杨庄小学纪念亭,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王小庄

在乡政府驻地北1.2公里。黄河大堤南侧,清咸丰10年(1861年),几户王姓从今黄河大堤北2公里雷集村迁此定居,以姓定村名,故名王小庄。属杨庄村委会。民居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。人口1100,汉族,耕地1180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

朱庵
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.2公里。据传,清嘉庆年间,一朱姓逃荒到此,搭建草庵居住,人称朱庵,后逐渐成村,仍沿称朱庵。朱庵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 “』形”。人口2478,汉族,耕地2765亩,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花生、大豆及薯类。部分村民兼有烟酒销售、粮油加工、运输、木器、服装加工等。村内设有小学一所,6个班级,村西北建有基督教堂一所。

 

版权所有 兰考县区划地名网 主办单位:兰考县民政局
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:河南省兰考县兰阳街道裕禄大道210号 豫ICP备14009008号
技术支持:鹏雅网络 豫ICP备14009008号-3